《新華泰富風波延燒》改革派主張企業轉型、導入綠能投資 公司派憂槓桿風險增高 專家籲回歸治理本質

【記者夏維鴻/台北報導】

新華泰富的經營權之爭持續延燒,市場派自稱「改革派」,以企業轉型與改善治理為訴求,獲部分股東支持;但公司派與多位內部人士則質疑,改革派所推動的「綠能投資計畫」涉及高槓桿操作,恐增加財務風險。雙方說法分歧,外界關注焦點逐漸集中於這項計畫的可行性與風險控管。

改革派主張轉型 盼導入綠能新契機

據了解,改革派核心成員郭明昌去年曾向公司提出「綠能轉型計畫」,主張以公司名下部分不動產為抵押,籌措資金投資五個綠能案場,期望藉此帶動企業永續與資產活化。郭明昌表示,該計畫目標在於協助新華泰富開拓新產業動能,減少對傳統教育營收的依賴,「綠能是全球趨勢,若不提早布局,公司將錯失轉型契機。」

改革派人士強調,相關案場計畫將引進外部顧問團隊進行風險評估,並確保投資回報透明,「我們希望透過產業升級,讓公司從教育品牌邁向多元化經營。」

公司派質疑槓桿過高 憂影響資產安全

然而,多位公司派及內部人士對此表示擔憂,指出該提案雖有創新意圖,但缺乏明確財務模型與可行性分析。

一名熟悉內情的高層表示:「我們支持改革,但不支持拿公司不動產去承擔高槓桿投資的風險。若操作不慎,虧損將由全體股東承擔。」

公司派強調,任何改革應以穩健治理與長期發展為前提,而非追求短期報酬。「改革不該讓公司變得更冒險,而應該讓體質更穩健。」

專家意見:創新與風控需並重

企業治理顧問指出,若改革派真正關心公司長遠發展,應同時兼顧「創新性」與「治理透明度」,在提出投資方案的同時,也需提供完整財務評估與第三方審查報告。「以槓桿操作為轉型起點風險較高,但若能明確揭露結構與回收期,仍可作為討論方向。」

他並強調:「企業改革不應僅是更換經營團隊或投資方向,而應包括品牌升級、數位轉型、教育內容創新等實質面向。」

公司方:依法審查提案 不盲從輿論炒作

新華泰富方面回應,公司尊重各方股東建言,但所有改革提案均須依法、依程序審查,並以公司長期利益為優先。公司指出,目前芝蔴街文教體系之營運與教學均正常進行,未受市場派言論影響。

針對近期部分報導與市場傳言,公司表示將依法釐清,對不實資訊保留法律追訴權,以維護公司聲譽與股東權益。

業界呼籲:回歸治理本質、強化資訊透明

教育界人士指出,企業改革應以教育本業與品牌價值為核心,「真正的改革應讓企業更健康、讓學生與家長更有信心,而非讓投資操作凌駕於治理原則之上。」

多位專家也建議主管機關持續關注市場派資金結構與投資透明度,確保公司治理符合法令規範,避免以改革之名行資產套利之實。

目前新華泰富經營權爭議仍在發展中。雙方皆以「改革」為名號召支持者,但對「改革」的定義與方向迥異。市場與股東期待,未來各方能回歸專業、以理性對話取代對立,為公司與教育品牌找到穩健的長期道路。

臉書留言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