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陳敏敏/台北報導】國際實驗教育高中部學生成立愛心社團,透過繪畫、舞蹈、募款等行動陪伴長者,送愛到偏鄉。當我們憂心台灣已進入超高齡社會的同時,一個由高中生組成的社團正默默透過「藝術陪伴」的方式,關注徧鄉長者。3年裡,串聯了包括台灣,泰國,新加坡,澳洲和美國等地的高中生和部分大學學生,動員 200名志工,建立20個社區合作據點,服務超過600位長輩。 不僅讓在地受顧長者的孤寂被療癒,更令我們在超高齡的洪流中,瞥見一絲逆齡的曙光。

從一個人看見,到一群人投身關懷,是台灣VIS國際實驗高中學生Carol Hung洪愛甯創辦TGT(Together)We社團的具體行動。從2022年開始,Carol因為喜歡與九旬的曾祖母相處,深刻感受到高齡化社會中「陪伴」的重要。決心用創意與行動讓長輩被關顧。她最初以 TGT (Together) We Draw 愛畫話 社區服務,引領海內外的高中生,前往台灣與泰國 14 間機構,以藝術、運動和真誠,打開一扇連結世代的窗。
這3年來,藉由繪畫Draw、舞蹈Dance、募款Raise、送愛Aid等,擴展成目前的四大行動。讓不同地區、不同需要的長者被看見、被記得、被滿足。像是今年暑期的服務行動,集合了來自不同學校的高中志工,走訪宜蘭羅東8個據點。包括原住民族文化健康站與偏鄉長照中心,正是以繪畫和舞蹈活動,陪伴長輩一同創作、一同律動,並分享他個人的人生故事。

其實藝術陪伴,即是一種藝術治療。為什麼藝術治療特別適合高齡者?臺灣VIS國際實驗教育執行長黃禮騏表示:
- 非語言表達:就算言語能力退化時,藝術仍能成為情感出口。
- 低壓力參與:沒有對錯,降低挫敗感。
- 多感官刺激:同時啟動視覺、聽覺、觸覺與動作系統。
- 情感性連結:能快速營造「被看見」與「被理解」的感受。
黃禮騏進一步說,今年,台灣65歲以上的樂齡者已攀升到總人口數20%以上,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而我們社會從「超高齡化」進入「超高齡」,僅花了7年,居世界之冠。面對這股不可逆的高齡趨勢,藝術陪伴,儼然成為有效回應高齡社會的解方。由年輕學子發動的TGT行動不只是關懷,更是透過集體力量,激發社會對於長者的關注與投入。因為這不只是老人的問題,更是我們共同的課題,因為我們都將變老。隨著洪愛甯畢業,這個棒子將傳承給VIS學妹、新任社長黃美翔。她們說:「在這一路走來的歷程中,我們更加確信一件事:所做的一切,都因為我們在一起。TGT(Together)We 這個名字,不僅是新篇章的開啟,更是對所有曾經同行的人:志工、捐助者、合作夥伴及社區成員由衷的感謝。」這也正是他們此次更名的實質意義!

洪愛甯及黃美翔齊聲呼籲,以「藝術為橋樑」走進長者生活,透過一系列活動,喚醒長者的創作熱情與生命活力,讓社區看見「長者孤寂」這個亟需關注的社會議題。隨著時間推進,期許TGT 的足跡與影響力不斷擴大,跨越了單一形式的藝術陪伴,延伸至更廣泛的行動領域。讓這個始於台灣的TGT 故事,可以超越國度、薪火相傳。讓更多人加入這段旅程:「不論是透過捐款、參與活動、分享訊息,或只是給予一句鼓勵,我們每一個人的力量都能讓世界變得更溫暖。」
欲觀看 TGT(Together)We 的短片,請至以下連結:
https://youtu.be/xkXAtkya3aw?si=oQZSFeO3Hnb_jL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