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食育力五星城市頒獎典禮 六大縣市首長齊聚、展現食育真食力

【記者 陳敏敏/台北報導】《食力》第五屆「食育力城市大調查」五星城市頒獎典禮於2025年7月18日盛大頒獎,這項橫跨全台22縣市的大型食育評比,聚焦「農業與環境、教育與文化、健康與營養、食安與衛生」四大面向共81項指標,加上22縣市居民、家長團體、營養師與教師等關鍵群體近5千份的問卷回饋,綜合評比出本屆的五星城市。結果顯示共有六個縣市勇奪五星評價,包括宜蘭縣、新北市、嘉義縣、桃園市、台北市、花蓮縣。

圖說:「2025食育力五星城市頒獎典禮」,邀請嘉義縣衛生局局長趙紋華(左起)、宜蘭縣代理縣長林茂盛、桃園市副市長蘇俊賓、花蓮縣副縣長顏新章、台北市副市長張溫德與新北市農業局局長諶錫輝等人代表獲獎縣市出席。(段歆惟/攝)

農業部主任秘書林家榮代表中央主管機關出席頒獎典禮給予獲獎縣市勉勵,6座五星獲獎城市分別由宜蘭縣代理縣長林茂盛、花蓮縣副縣長顏新章、桃園市副市長蘇俊賓、台北市副市長張溫德、新北市農業局局長諶錫輝、嘉義縣衛生局局長趙紋華出席領獎。調查合作夥伴國教行動聯盟理事長王瀚陽、荒野保護協會理事長李騏廷、中華民國營養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常務理事黃翠華、全國家長會長聯盟理事何明峰也出席擔任頒獎嘉賓。

宜蘭縣、嘉義縣、花蓮縣已是食育力五冠王,展現食育制度深耕與穩定的推動力。宜蘭縣的食安稽查制度完整、校園課程紮根,教育與監管雙軌並進;嘉義縣在教育與文化、食安與衛生層面長久耕耘;花蓮縣在農業與環境連年領先,落實永續農業的政策典範。

本次擠入五星榜單的新北市、台北市、桃園市,形成六都首次有三城同列五星的歷史紀錄,顯示都市行政逐漸突破規模化推動難題,開始展現跨局處整合效益,擺脫過去一直有食農教育難以在城市落實的包袱。

二次入榜的新北市在健康與營養、食安治理皆表現穩健,是大都市系統推動的代表。而本屆最大黑馬就是台北市和桃園市,總排行各自猛進12、11名。桃園市於推廣滿意度一舉奪冠,以「質感推廣」結合制度創新脫穎而出,政策整合與民眾參與感成效驚人。台北市在全齡營養治理卓越,健康與營養構面穩居首位。

2024年下半年,22縣市政府的地方版5年食農教育推動計畫(112~116年)已全部核定通過。台灣的食農教育從立法、政策發布到地方計畫逐步核定,行政骨架已然成形,現在輪到各地方政府與社會各界,以自己的語言、文化與產業資源,把「食農教育」這個概念轉化成每一位國民都能參與的行動。

圖說:「2025食育力五星城市頒獎典禮」圓滿落幕,獲獎縣市也盼持續推動食農教育。前排左起為嘉義縣衛生局局長趙紋華、宜蘭縣代理縣長林茂盛、桃園市副市長蘇俊賓、花蓮縣副縣長顏新章、台北市副市長張溫德、新北市農業局局長諶錫輝,後排左起為《食力》副總編輯林玉婷、荒野保護協會理事長李騏廷、中華民國營養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常務理事黃翠華、農業部主任秘書林家榮、國教行動聯盟理事長王瀚陽、全國家長會長聯盟理事何明峰。(段歆惟/攝)

林家榮表示,食農教育是農業政策的根基,透過讓國民了解農業與飲食相關知識,由土地深入到各式文化底蘊和生活型態,提升國人對於農業的認識及重視,促成台灣農業與環境的永續發展。而推動全民食農教育,地方政府的執行力與創新力至關重要。農業部高度肯定六座五星城市,他們的推動經驗充分說明食農教育不只是體驗活動或教學課程,而是貫穿於生活場景、公共治理與文化建構的整合性實踐。林家榮強調,未來農業部也將持續與地方政府共同推動,擴大資源動員與制度創新,讓每座城市都能發展出屬於自己的食農節奏與韻律。

在歷經五屆評選,本屆出現了歷來首次有三個六都城市同時擠入五星級距之中,不再是農業縣市獨領風騷,代表「系統治理」與「市民有感」之間正逐漸搭起橋樑。2025年調查結果顯示,「做得多」不等於「做得好」,而是誰能從校園走到社區,從單場活動走向制度設計。當食農教育成為一項文化治理工程、一種跨局處的集體行動能力,城市的真實實力就此顯影。

※2025《食力》食育力城市總排行:

星等 縣市
五星 宜蘭縣
新北市
嘉義縣
桃園市
台北市
花蓮縣
四星 金門縣
台中市
台東縣
台南市
嘉義市
三星 屏東縣
彰化縣
高雄市
新竹縣
苗栗縣
新竹市
基隆市
雲林縣
二星 南投縣
一星 連江縣
澎湖縣

※2025《食力》食育力城市大調查評比分析:

https://www.foodnext.net/issue/6971093539

※2025《食力》食育力城市大調查完整指標說明,請上《食力》官網下載:

https://www.foodnext.net/lab/goods/paper/3234563808

※Vol.39 2025年6月最新季刊《8場創新實踐正改寫食育劇本》

https://www.foodchill.tw/project/foodnext2025vol39

臉書留言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