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高飛/桃園報導】兩年一屆的「桃園科技表演藝術獎」7月8日由主辦單位桃園市文化局舉辦第四屆徵件記者會,向創意人、科技人發出的開跑哨音。即日起至9月30日,歡迎具備創意與實踐力的團隊踴躍報名參與,爭取高額獎金及公開發表的寶貴機會!本獎項致力於推動科技與表演藝術的跨域對話,是全臺唯一聚焦「科藝表演」的競賽平台,亦為科技藝術跨域創作的重要指標。
而本屆獎金在突破了過往的分組模式下再度加碼,包括了「金獎」獎金120萬元、「銀獎」獎金60萬元,以及由廣藝基金會贊助的「廣藝特別獎」獎金30萬元。
入圍複審的團隊,皆可獲得5萬元入圍獎金及15萬元的創作補助,並將在米倉劇場進行10-15分鐘的複審試演,競逐三大獎項。脫穎而出的得獎團隊除了獎金支持,也將獲得專業師資的訪視輔導、工作坊或主題講座的交流互動等資源,並於「2026 TAxT桃園科技藝術節」進行作品首演,讓精心打造的創作成果被更多群眾了解看見、發光發熱。
.jpg)
桃園市政府副秘書長金志聿致詞時,除感謝長期的合作夥伴廣藝基金會再次擔任協辦,用具體行動展現對桃園市文化、科技藝術的支持外,也指出桃園科技表演藝術獎聚焦於人與科技的共創,期盼全台好手都能摩拳擦掌,踴躍投件;廣藝基金會執行長楊忠衡也形容,桃園科技表演藝術獎已成為業界的華山頂峰,歡迎迫不及待的創作者,均能踴躍投件報名,屆時同台競技、交流觀摩,今年的徵件成果一定比往年更亮眼。
.jpg)
徵件記者會最後由桃園市政府副秘書長金志聿、廣藝基金會執行長楊忠衡、桃園市政府文化局副局長唐連成,以及執行顧問數位藝術基金會董事長黃文浩分別戴上具有未來科技感、閃閃發亮的手套,配合AI生成影像為背景,進行別開生面的正式啟動儀式。

記者會中並特別邀請到第3屆競技組首獎暨廣藝特別獎得主「音速死馬」團隊,現場演出作品《殘骸奇聲》。本作品由金曲音樂製作人鄭各均與視覺藝術家邱智群共同創作,融合現場取樣聲響、文字觸發及AI影像互動技術,創造跨越空間與感官的沉浸式體驗,充分展現桃園科藝獎所強調的創新精神。
.jpg)
.jpg)
2025-科藝獎主視覺-A1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