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報導】環南市場改建第一期工程於105年11月開工,現已即將完工,預計109年2月12日試營運開幕,臺北市長柯文哲12日視察環南中繼市場,了解市場改建成果及內部機能性規劃,希望開幕啟用就能達到乾濕分離、垃圾不落地、無現金交易、禁用一次性餐具等,所有現代化營運方式都要上線,一次OK,讓民眾有全新的感覺,才能一炮而紅。
柯市長強調如果30分鐘要看一個城市就要去看市場,因為市場是一個城市的縮影,不管經濟水準、文化樣貌還是國民素質,看市場最有代表性。環南市場的攤位數有1300攤,規模非常大,要求市場處和自治會以大龍市場和南門中繼市場為標準,希望一定要第一次上線就ok,要讓民眾有全新的感覺,才能一炮而紅,更期許環南市場能做得比大龍市場和南門中繼市場還要好。
柯文哲市長視察環南中繼市場聽取簡報
對於有關無現金交易系統會不會造成民眾不便?柯市長澄清說市府是強制要準備有無現金交易的系統,不是說來環南市場只能有無現金交易,所以是強制要有(系統),不是強制要用。一些長輩不習慣用無現金交易,那也可以用現金,當然市府還是鼓勵用無現金交易。
臺北市市場處表示市政府為推動環南市場改建,自97年起已與自治會、各業種代表、攤商召開會議研商需求及規劃,總計已超過百場。考量早期市場設計不符合現代化營運需求,市場僅設置209個停車格,停車空間不足因此在建築設計上即將攤商營業所需的機能性空間納入考量,如獨立庫體區、販售準備區。另為提升物流效率,亦規劃貨物運輸所需設施,如中繼市場規劃9輛大型貨車及8輛小型貨車卸貨車格、12座客貨梯及中央電動車斜坡道,完工市場規劃9輛大型及56輛小型卸貨車格、27座客貨梯及中央電動車斜坡道亦將逐步完成,以供攤商作為快速進出貨使用之動線系統。另中繼市場於4樓至6樓規劃為停車場,可供740格停車格位給消費者使用。

臺北市市場處也強調將持續輔導攤商現代化經營,為使攤商能順利搬遷進駐改建市場,提供每攤1萬元補助搬運設施設備,並已提高改建市場攤商營業設備補助上限,中繼市場補助費提高至每攤6萬元,全區完工市場補助費提高至每攤9萬元核實核銷,補助攤商設置符合乾濕分離、食品冷藏(凍)設施(備),並考量未來市場設置空調,排氣式機車禁止進入市場攤位區,電動載具亦納入營業設備補助項目,提供符合攤商需求之工作環境以及更完善的消費空間,以創造環南市場新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