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或缺的資訊力量 北市用「線上市政府」打造對抗疫情的最佳利器

【記者 陳家珍/台北 報導】新冠肺炎疫情當前,台灣防疫成效受到多國肯定。除了仰賴政府單位、醫護人員、口罩國家隊等共同努力外,台北市政府有一群人正致力運用科技防疫,減少人群接觸的機會,降低市民染疫風險。

北市府市政大樓每日進出的員工與洽公市民約有1萬3千餘人,這些排隊洽公場景,因疫情起了巨大的變化,北市府超前部署,提前啟動「台北通」、「市民服務大平台」、「智慧支付」等多項便民服務,加速推動無現金支付,將市政升級到雲端,與市民攜手對抗疫情。

圖一:台北市政府打造市民服務大平台,節省民眾臨櫃等待的洽公時間。(圖/北市府資訊局提供)

「E化是建立一個現代國家一定要做的事」柯文哲說,過程中當然會有抱怨的聲音,因為推動新的制度改革,對原來的系統都是一種壓力,但遇到的障礙,還是要想辦法克服。

從北市府推動線上公文、電子核銷就可看出柯文哲對於E化的重視。

線上公文比例從105年74%,到今(109)年達到95%,北市府的公文幾乎都已經是線上簽辦;電子核銷率更是在一年內從75%提高到98%,電子發票使用率則是從108年38%,一口氣提高到81%。

這些改變看似簡單,其實早在4年前北市府就開始優化各種電子E化系統,從事前的預算、採購、驗收到事後核銷,光是系統建置就花了好幾年的時間。數位市政服務該如何融入民眾的日常生活呢?北市府想出了「線上市政府」的點子。台北通如果只有「數位鑰匙」的功能,那是無法滿足市民的需求,台北市資訊局負責台北通的李岳寅表示。

為了拉近和民眾的距離,北市府將「台北卡3.0」進化為實名制「台北通」,更將民眾常用的服務通通整合進來,像是智慧支付、或民眾常用的陳情平台Hello Taipei、福利適算、情境地圖,更有眾多商家優惠與折價券,用途多元又實用。

生活中一再地重複註冊、驗證身分,去圖書館要辦卡、線上使用政府服務要註冊會員,實在讓民眾覺得很麻煩。台北通整合了實體卡證和線上會員資料庫,只要申請一次、記一組帳號密碼,或是一個QR Code就能完成身分驗證,是台北通暢行無阻的秘密武器。

為減少疫情期間的接觸風險,台北通的申辦方式也加入了電信驗證、拍身分證等遠端認證方式,可以零接觸的快速申辦。

生活中越多的接觸機會,代表著越多的防疫缺口,現在只要打開電腦,使用台北通登入市民服務大平台,你會發現所有的身分資料都直接被帶入,再也不用每次重新輸入基本資料。現在只要點選你想申辦的項目或填寫遇到的問題、按送出即可。

圖二:智慧支付讓民眾繳納水費、停車費等更方便。(圖/北市府資訊局提供)

去年11月上線的市民服務大平台,目的在打造民眾單一網路申辦服務窗口,提供友善使用介面與便捷服務,整合案件申請、場地租借、公益廣告、版面租借、申訴、陳情、國賠等服務,民眾可以依個人需求進行線上申辦、線上繳費及查詢申辦進度等,提升申辦業務效率並創造更佳的使用經驗。

市民服務大平台目前整合超過1,400多項的跨局處服務,舉凡育兒補助、醫療健康、教育進修、住宅停車等民眾大小事,都可以在平台上進行申辦。截至今年9月,線上申辦已將近10萬件。

整合超過1,400項服務絕非易事,台北市資訊局負責市民服務大平台的楊孫宜回想,最具挑戰的就是各部門的整合。例如,各個局處對表單的需求都不一樣,究竟如何降低民眾使用門檻?如何設計友善的民眾端使用介面?都是需要反覆與其他局處梳理需求,以及依據民眾的回饋意見,不斷精進優化平台功能的擴充及使用介面,才能使市民服務大平台更貼近市民的生活。

此外,市民服務大平台也在今年5月提供了預約臨櫃洽公的功能,比照醫院掛號方式,讓民眾事先線上預約洽公需求,於指定時間前往市府,不但節省民眾等候時間,也有效地避免人潮群聚所帶來的風險。

 

臉書留言回應

發佈留言